干教育工作39年,当过老师、教务主任、小学校长、幼儿园园长、学区负责人,景生斌还是习惯别人称他为“乡村教师”。
“能给农村娃娃们当启蒙老师是我一生最大的骄傲。”自2年前身患脑梗后,景生斌便再也没法站上讲台给学生讲课,但每当回忆起自己的教育生涯,他眼中就会亮起炯炯有神的光。
1980年,不到20岁的景生斌被乡亲们推选为彭阳县草庙乡新洼小学的民办教师。“语文数学一把抓,那时候能给孩子们教几个字乡亲们就很高兴了。”乡亲们朴素的敬意,孩子们求知的热情,让景生斌喜欢上了教师这份职业,也激起了他自己奋发向上的斗志。
“每天下课后,抓紧一切时间复习考学,经常挑灯看书到半夜,第二天鼻孔全让灯油熏黑了。”景生斌觉得,既然要教书,自己先得提高水平,拼了命也要考个师范学校。“我要当个科班出身的老师,不能耽误农村娃娃。”景生斌没想到,这个念头让他在草庙乡的教育事业里扎了根。
1984年,景生斌如愿考入当时的固原教师进修学校,毕业后被分回草庙乡一所小学任教。带着对故乡的深厚感情,十几年里景生斌工作非常扎实,一直从老师做到小学校长再到草庙学区负责人。
在小学工作十多年一切驾轻就熟时,景生斌却在46岁时决定去做自己从没干过的幼教老师。因为负责学区学前教育工作,景生斌发现当时乡里很多幼儿没地方上幼儿园,家长也少有学前教育的意识,他想试着改变草庙乡的幼教历史。
2007年,景生斌毛遂自荐当了草庙乡幼儿园的园长。那些年,农村学前教育力量薄弱,幼儿园大部分资金需要贷款解决,缺钱成了景生斌最头疼的事。为了给幼儿园省钱,景生斌和同事从零开始,一件件家具置办起了幼儿园,他们经常为几十块钱讨价还价。“省下钱给老师发工资,给孩子改善伙食。”他说。
比起小学,幼儿园的管理更辛苦繁琐。“小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和衣食住行都在园里,远比小学生费心。”深知幼教重要性的景生斌没有被困难吓倒,而是付出了更大的心血。从幼儿伙食搭配、校园安保到课程设置、游戏活动,景生斌事无巨细都要过问。放假他从来闲不住,经常自己到学生家里家访。2014年,景生斌腿部摔伤骨折,家人劝他请个长假好好休养。谁知刚从医院出来,他拄着拐又去了幼儿园。
脑梗后,景生斌卸任园长,但他心里还是放不下孩子们。“我现在又重回幼儿园当一名普通的老师,还有2年退休,我会为了孩子们站好最后一班岗。”景生斌说。(记者 和牧川)